Search


【孩子的成長就是一段段「破繭而出」的過程】

孩子每到一個新的階段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孩子的成長就是一段段「破繭而出」的過程】

孩子每到一個新的階段,就需要調整,需要適應,需要與新的老師、同學磨合,需要時間切入一切嶄新的課程,一點一滴熟悉新的環境。

在這摸索的過程中,孩子必定會產生新的問題,可能是課業上的新挑戰,可能是人際互動的適應問題,也可能是生活作息必須重新設定,這些都可能讓孩子暫時陷入瓶頸,但更需要孩子從無奈與抱怨中,生出積極正向的意願,調整心態、尋求方法,才能讓生活與學習逐步循著新的軌道穩定運行。

在混沌未明的新階段,陪伴孩子摸索的父母最容易陷入焦慮,擔心課業跟不上,擔心交不到好朋友,擔心在學校被欺負,擔心老師不能理解孩子的個性與狀況,

於是婆婆媽媽們彼此見了面,總是在一陣寒暄之後就忍不住大串大串的大吐苦水、拋出焦慮、尋求安慰、聽取建言,婆婆媽媽們此時都需要非常非常多倍的「倒垃圾時間」。

看來,婆婆媽媽們比孩子更需要去調適自己,才能平靜安穩地陪著「孩子適應新階段」。

每個新的階段必定會有新的困難、新的挑戰,但這不就是孩子漸次拓展自我、逐步鍛鍊生命韌度、邁向成熟的一個個契機,一段段必經的磨練?

這讓我想到一個生物小故事。

有一個人走過一棵柑橘樹,瞥見有隻蟲繭蠢蠢欲動,他好奇的停下腳步觀察著,但是這隻蟲繭扭來動去好一陣子,卻不見鑽出任何小破洞,甚至有幾段時間還停止了活動,毫無動靜。

路人看得很心急,以為裡面的飛蛾太過微小脆弱,他想,小飛蛾恐怕力氣已用盡,死在裡面了吧?於是就拿出小剪刀,把繭剪了一個小洞,想幫助小飛蛾快點飛出來。

這招果然奏效,小飛蛾顛顛抖抖的爬出來了,身體肥大可愛,看來就要展開新的生命階段。

然而,這隻小飛蛾的翅膀卻異常的萎縮,似乎伸展不開,無法飛行。這是為什麼呢?

原來,飛蛾在蛹裡面時,翅膀本來就是萎縮不能伸展的,必須在「破繭而出」的過程中,透過不斷奮力、不斷掙扎,才能讓身體裡面的體液流向翅膀,讓翅膀豐厚健康。

失去這樣一個「破繭而出」的過程,毛毛蟲就永遠等不到展開美麗翅膀的一天!

那隻小飛蛾因為無法飛翔,也無法尋找食物,很快的就死了。
心急的路人到底是幫了小飛蛾?還是害了小飛蛾?

孩子的成長不就是一段段「破繭而出」的過程嗎?苦盡甘來,才能真實的收割。

我們雖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拉拔者,但也只能算是一個路人,即使是最重要的路人,但也必須謹守定靜陪伴、耐心守候的原則。

給孩子愛與陪伴、適時引導與鼓舞,剩下的苦,還是得由孩子自己來體會,自己來承擔,自己來突破。

每一個新階段,就是會有新的問題、新的困難、新的挑戰,因為孩子不會一夕之間變堅強,不會一離開我們身邊就能獨當一面,他們就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「破繭而出」,最終才能自由勇敢飛翔!

張開美麗的翅膀前,沒有不經過痛苦掙扎與折磨的!

延伸推薦 [孩子有想法,我們就想辦法]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638376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★《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》作者、親子作家彭菊仙最新力作 ★聚焦青少年的行為、手機電玩、戀愛人際等33個教養難題全攻略
View all posts